跨界超越競賽推廣業界/學界重視使用者需求,累積產業升級能量,催生未來創新產品與服務體驗,第二屆競賽共16組次團隊受企業青睞,榮獲企業冠名獎殊榮!
獎項連結「 XSION 跨界創新國際論壇」源於2012 年以雲端科技趨勢發展為軸心所舉辦的「 IT NEXT 」,有感於臺灣具備研發及雲端技術能力,但企業大多無法於國際市場中展露頭角,其原因或許可歸於缺乏整合性思維概念,及應捨去過去製造代工思維。
綜合國內外產業先進之回饋,產品與服務的成功因素需具備三項條件-Business(商業策略) ,Technology(創新科技應用) ,User(使用者體驗),此三項要素不論於企業本身或是其產品或服務提供,皆極具重要性。故於2016年轉型為分享及探討,融合此三大要素作為發展基底的成功商業模式及其他潛力應用。
XSION 活動主軸將緊扣此三大成功要素-Business(商業策略) ,Technology(創新科技應用) ,User(使用者體驗),並強調要素間的融合應用,期盼帶給國內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嶄新的思維啟發。
本屆 XSION 匯聚國內外跨領域菁英的思考與行動力,並挾公協會、學界、媒體力量合力推動,希冀成為台灣最注重使用者體驗的平台,帶給臺灣企業創新思維與視野。
為提供臺灣各產業具備此三大層面之整合性思維及創新實力,並進而衍生出合作契機或相關領域間交流,今年活動主題為流動視界(Floating Vision),共規劃科技創新、思維創新、內容創新、視覺創新、金融創新、互動創新等六大系列論壇,將帶領與會者進入現在與未來趨勢相關議題探討,期帶給所有與會者嶄新的思維啟發,更促成國界、產業及人才間的視角及市場經驗交流。期望於論壇中產生三大流動:
■國界間的流動﹘期望創新的思維、趨勢的觀點、技術的突破,隨著數位報導或成功商模而流動到全世界。
■產業間的流動﹘期望各界、各領域、各產業間的領先應用觀念,可互為借鏡。
■人才間的流動﹘期望可促進各階層、各部門、各團隊間的溝通了解,及共創同研涵蓋之領域。
跨界超越競賽推廣業界/學界重視使用者需求,累積產業升級能量,催生未來創新產品與服務體驗,第二屆競賽共16組次團隊受企業青睞,榮獲企業冠名獎殊榮!
獎項連結顧客體驗價值(customer experience)逐漸備受矚目,但我們應該如何量化體驗價值並將其與商業成效做連結?
在操作能夠促使改善的PDCA循環過程中,如何利用先進的科技與精准的測定基準(technology and metrics)?有什麼關鍵之處應該注意?應該持有何種視點?
遠藤先生將在此次演講中透過beBit公司的案例分享,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說明。
現場無提供翻譯機,敬請見諒。
遠藤 直紀胡總監是三星在美國的 UX team 的第一批員工,經歷三星電子導入 UX 在產品設計所做的改變。在約五年的時間裡帶領團隊逐步成長,並主導目前三星影音、家電、物聯網與新產品的 CX。
在此論壇,胡總監將分享在美國三星內部建立的創作平台,如何讓各種不同屬性的人都能參與,並理解 UX 設計,讓團隊成為公司內部設計、研究與工程整合的典範。最後,胡先生將分享一些個人對未來 UX 與創新發展的想法。
胡煜昌金企鵝獎被產業界譽為「臺灣僅存最具指標性之APP競賽」,為大眾嚴選出在使用者經驗等層面表現卓越之TOP APPS。
【年度最佳國際發展獎】RollTurtle的開發旅程 - 製作人 傅君偉
【年度最佳 APP】、【年度最佳新秀獎】創造車主最佳的停車體驗 - 停車大聲公從零到一經驗談 -共同創辦人 余致緯。
1. 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维的研究模式和一些誤區
2. 用户需求洞察和情感動力學模型
3. 設計師的跨界培養
很多人都聽過IBM 與Design Thinking, 但實際上對IBM在做什麼卻很不了解,也有多數組織都以為設計思考方法論不可能應用到實際工作。在講求快速迭代的實戰過程中, 我們常常匆忙的救火, 決策也都是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拍大腿達成,沒有很好的方法或甚至不知道如何從用戶側獲得洞見, 追趕的過程中, 團隊目標也往往沒有對齊, 因此更加深“我們沒時間做Design thinking”的誤解。而多數科技行業都太著重於"商業模式", "商業價值", 以及"技術分享", 多數都把用戶忽略了, 也忽略了即使是高科技或是傳統行業, 所服務的對象都是"人"。透過這個分享,將帶給參會者1. IBM 設計工作室簡介 2. IBM 設計方法論簡介 3. 設計究竟如何在電力與水行業與行業用戶, 以及 IBM 的技術專家一起協作貢獻的案例與階段總結。
江宗哲蔡明哲擁有20 年網路行銷及數位產品與服務規劃經驗,目前致力推廣使用者經驗思維。此場講座將分享使用者經驗設計在不同企業組織內的現況觀察,議題包括:常見假象、以假亂真、他山之石、落實之道-不同組織類型的挑戰與可能的作法。
蔡明哲顧客體驗價值(customer experience)逐漸備受矚目,但我們應該如何量化體驗價值並將其與商業成效做連結?
現場無提供翻譯機,敬請見諒。
遠藤 直紀胡總監是三星在美國的 UX team 的第一批員工,經歷三星電子導入 UX 在產品設計所做的改變。在約五年的時間裡帶領團隊逐步成長,並主導目前三星影音、家電、物聯網與新產品的CX。
在此論壇,胡總監將分享在美國三星內部建立的創作平台,如何讓各種不同屬性的人都能參與,並理解 UX 設計,讓團隊成為公司內部設計、研究與工程整合的典範。最後,胡先生將分享一些個人對未來 UX 與創新發展的想法。
胡煜昌此論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此論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此論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此論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此論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此論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Product Design的趨勢以及設計師要如何透過故事、實驗、系統去創造/創新更有價值的產品。
夏俊產品需要符合用戶需求在近期似乎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概念,但在組織內落實卻有極大的困難。
講者會根據多年的業界經驗分享以人為本的創新應用方法與實踐所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及物聯網等技術發展加速了商業變革或金融創新,尤其電商、行動商務、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平台、眾籌融資、互聯網支付、互聯網理財、虛擬貨幣以及區塊鏈(blockchain)等興起,不僅直接衝擊傳統金融業的經營模式或生存,而各行各業也都要面對網路變遷的挑戰。因此,如何以創新的思維或服務模式來滿足客戶更便利新需求,值得探討。
陳章正在科技與金融的跨界融合下,終於引發 FinTech 的發展,驅使銀行界甚至團隊或個人,紛紛投入於新型態金融商品或服務的開發,讓不論是 P2P 網路貸款、虛擬貨幣或第三方支付等,都呈現出蓬勃多樣的新樣態。星展銀行在臺灣是首位推出「數位化開戶服務」之銀行,也首開臺灣第一場金融黑客松,鼓勵欲創業者激盪創新點子!此場論壇中,何董事總經理將以多年來金融界的見證經驗,為所有聽眾分享亞洲數位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
何子明"創新”一詞已經成為每一個企業試圖尋找新收入來源的關鍵字。或者,用來阻止其核心業務的衰退,以免為時已晚的警語。然而,它也成為一個恐怖的代名詞,意指許多企業試圖投入巨大的資源創造了所謂的“創新實驗室”,然後因為没有成功的產出,最終成為威脅其核心業務的不良組織。
最近,比較新的想法是-發現企業目標、用戶需求和技術可行性之間的甜蜜點。但是即使許多企業開始有這樣的想法,尚且在努力實踐它。
在本次的演講中,蔡文強將會提供團隊的一些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與各位分享有關大企業在實際創新案例中所作的努力。
現場無提供翻譯機器,敬請見諒。
蔡文强許多開發者投入VR 製作行列,我們也看到了許多作品,但 VR 並非只是把眼睛看到的內容做好即可,還有許多需要考慮的要素,讓 Unity 原廠講師分享一些 VR 設計的注意事項,創造出高沈浸感的 VR 體驗。
羅志達服務設計近年來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然而許多人仍覺得服務設計是一個複雜且難以理解的概念。Kyle 透過多年設計從業歷程以及他對互動設計的熱情轉化為洞察,將於本次大會分享如何從互動設計出發來達到兼顧商業成功的服務設計思維。
林居穎近年來科技產品的快速興衰常造成許多公司轉型不及的困境。將與大家分享Garmin如何運用核心技術,搭配Why Garmin?的設計思維跨領域做創新,成功的將觸手延伸到不同的領域。
洪崇浩1.響應式網頁設計已成為網頁設計之主流,物聯網應用也從2015開始高速的成長,而具有環境感知能力的系統將能依使用者需求做出回應,本發表議將探討此趨勢下,的字型設計如何因應。
2.先介紹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的具有響應式設計概念的字型,包含拉丁與中文字型。
3.進一步探討如何利用類似 Multiple Master的字型設計,在行動裝置、物聯網裝置、以及網頁上,依不同的顯示環境(例如環境光線、解析度、文字大小),提供響應式字型變化(包含筆畫粗細、字型寬度、筆畫特徵),呈現更加舒適的介面,獲得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與談講題:從人因工程到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人因的起源與未來。
林教授從事人因工程與人機介面研究與教學二十餘年,發表相關究論文百餘篇,曾對大型艦艇與武器系統、核電廠主控室、鍵盤滑鼠與各種互動裝置、VR/AR視覺與互動應用、乃至於一般網頁與軟體,都曾進行過使用者互動評估與研究,林教授將以其多年的經驗,分享人因工程於國內外的發展歷程,探索人因工程對於今日使用者經驗與互動設計這門跨界顯學的影響與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林久翔與談講題:以人機介面概念之應用與導入於企業資訊系統開發上
研究著重在運用「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介面設計準則」、「本體論」、「知識工程」與「實驗設計法」建立各種(行動)資訊系統或平台,並以「使用性工程」來驗證系統或平台的優使性(usability),蘇教授將分享近年協助多家資訊科技公司人機介面技術之應用與導入,以及取得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的案例。
蘇國瑋與談講題:使用者經驗衡量與說服性科技應用
隨著科技發展與產業轉型,對於人與科技產品的互動衡量焦點由使用性(Usability)逐漸轉移到使用者經驗,開啟了廣義的人與電腦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領域裡一個未知、豐富且有趣的研究方向。講者將根據四年來研究如何建構UX衡量工具的經驗,簡單介紹使用者經驗評估應該涵蓋的面向,並且以近年來熱門的說服性科技(persuasive technology)應用為例,說明好的使用者經驗如何不僅僅創造價值,更進一步形塑使用者的行為,讓世界透過人與科技產品的互動變得更好。
林承哲與談講題:從人因工程到使用者經驗談人機互動介面設計
在資訊爆炸的滑世代,現代人與手中的行動裝置介面緊密相繫;從「人性」考量人機互動介面的設計,藉由「設計思考」探討使用者經驗與需求,並以人因工程觀點進行產品及介面設計。
吳志富與談講題:穿戴式裝置數據蒐集,進行UX分析激勵高齡健康促進運動
將介紹穿戴式裝置蒐集數據進行UX分析,包含數據蒐集使用的sensor、app、雲端平台, 以及數據分析 UX。我們與醫療機構合作, 應用數據分析 UX 進行個人化調整,激勵高齡健康促進運動。
孫天龍與談講題:人因於軍事裝備測評之應用
軍事裝備為國軍人員之基本配備,其良窳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度與戰訓績效。本演講概要說明國軍人體計測資料(身、足)、握力與最大耗氧量之蒐集情形;同時介紹用眼動儀探討迷彩之匿蹤性之優劣,以及以密函數之學習曲線探討大貨車駕訓科目之訓練難度與心智負荷。
石裕川Xsion將藉由意見交流和所有與會者互動,調查與會者期望2017年Xsion議題方向、講師名單、特別活動等事宜;期望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亦可了解關注Xsion相關國際論壇之與會者,實際對論壇之期望或對何種資源、議題有一定程度之需求或興趣。
人因工程學會的教授與學生會員們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展出最新的教學研究成果,讓業界可以到對的系所或人因學會中,找到會做UI/UX的人才。
人因工程學會展出主題 | |
---|---|
1 | 互動式人因照明系統設計 |
2 | 救護車表單操作介面設計 |
3 | 智能點滴系統與智能壓力襪 |
4 | 孕婦照護系統 |
5 | 觸控手勢操作參數設計與人機互動應用 |
6 | 駕駛注意力測試 |
7 | 3D掃描肢體操作UI設計 |
8 | 智慧生活下人因與情境之整合應用-以智慧廚房為例 |
9 | UX加強錠-人因工程應用 |
10 | 3D掃描在客製化輔具的設計與應用 |
時間
名額
主持人
與談人
特色
TAF空總創新基地 展演廳1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展演廳1 )
空軍總部:204,298,紅57
正義郵局:204,212,232,262,299,605,忠孝新幹線
臺北科技大學(忠孝):202,212,232,262,299,605
臺北科技大學(建國):202,298,紅57
忠孝復興捷運站(2號出口)
忠孝新生捷運站(6號出口)
仁愛地下停車場
建國南路高架橋下F區
應安168復興SOGO地下停車場
附中公園地下停車場
打造 UX 創作者的使用者經驗
胡總監是三星在美國的UX team的第一批員工,經歷三星電子導入UX在產品設計所做的改變。在約五年的時間裡帶領團隊逐步成長,並主導目前三星影音、家電、物聯網與新產品的CX。
在此論壇,胡總監將分享在美國三星內部建立的創作平台,如何讓各種不同屬性的人都能參與,並理解UX 設計,讓團隊成為公司內部設計、研究與工程整合的典範。最後,胡先生將分享一些個人對未來UX與創新發展的想法。
使用者經驗、創作平台
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設計學系 主修人機介面設計
在UX領域具有15年的經驗,領導融合設計、技術、研發各面向創造互動系統、使用者介面、創新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
如何量化體驗價值(customer experience)並帶動商業成效
顧客體驗價值(customer experience)逐漸備受矚目,但我們應該如何量化體驗價值並將其與商業成效做連結?
在操作能夠促使改善的PDCA循環過程中,如何利用先進的科技與精准的測定基準(technology and metrics)?有什麼關鍵之處應該注意?應該持有何種視點?遠藤先生將在此次演講中透過beBit公司的案例分享,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說明。
日本 橫濱國立大學經營學院
2015.12 著作『提升業績的秘密武器「顧客忠誠策略」入門』在日出版,榮登Amazon書籍雜誌部類綜合排行榜首位
2015 豐田汽車 顧客忠誠度提升專案總監顧問
2014 Sony保險 顧客忠誠度提升專案總負責人
2013 beBit全面展開顧客忠誠提升與顧客體驗價值提升服務
2008 榮獲DREAM GATE AWARD,以大企業為中心,為數百家企業客戶提供UX策略顧問服務與軟體開發,快速成長為日本UX業界的領先者
2000 設立beBit公司並就任代表執行長
1998 加入Andersen策略顧問服務公司(現accenture),參與大型通訊公司的網路策略專案
自我轉型是創新旅程的開始
"創新”一詞已經成為每一個企業試圖尋找新收入來源的關鍵字。或者,用來阻止其核心業務的衰退,以免為時已晚的警語。然而,它也成為一個恐怖的代名詞,意指許多企業試圖投入巨大的資源創造了所謂的“創新實驗室”,然後因為没有成功的產出,最終成為威脅其核心業務的不良組織。
最近,比較新的想法是-發現企業目標、用戶需求和技術可行性之間的甜蜜點。但是即使許多企業開始有這樣的想法,尚且在努力實踐它。
在本次的演講中,蔡文強將會提供團隊的一些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與各位分享有關大企業在實際創新案例中所作的努力。
創新、實例探究、文化交換、自我轉型、新加坡電信、華僑銀行、UX諮詢公司
蔡文強是UX Consulting Co. Singapore的創始投資人,擁用15年的技術經驗、並身為使用者經驗設計師及可用性實踐者。他擁有超過160件次的跨領域產品的UX導入實際經驗,包含電子服務、銀行業應用、大企業網站、電子商務、生活流行產業、B2B入口網、電視和行動類應用程式。他也提供各政府法定機構用戶體驗實踐領域諮詢,包含新加坡SPRING、EDB和IDA。
擁有一批充滿激情的專業設計人員和學生志願者,他創立了一個當地的社區UX – UXSG,作為UX專業人士、設計師、開發人員和企業主之間分享知識及同業間交流的平台。他們自2013年起在新加坡已舉辦三次使用者經驗相關會議。
蔡文強自2012年起擔任國際使用者經驗專業協會(UXPA)亞洲區域總監的職位。 2014年起發起促進設計與研究從業者的專業學習和協作。蔡文強擁有昆士蘭大學資訊工程學學士學位,主修人機介面設計。同時他也是是利物浦足球俱樂部和費德勒的終身粉絲。
洞察情感,给創新設計加點料
1. 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维的研究模式和一些誤區
2. 用户需求洞察和情感動力學模型
3. 設計師的跨界培養
情感設計、用户體驗
聯想(上海)用戶體驗中心 主任 高級研究員
中國用戶體驗聯盟華東分會 副秘書長
上海市心理學會會員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
精神分析專業督導師 | NGH 國際催眠師
上海復旦大學 視覺藝術學院 客座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 媒體設計學院 客座講師
第一屆中國心理行業發展峰會主講嘉賓 (2016)
用戶體驗研究中心 (UXPA中國) 演講嘉賓 (2014)
UXPA 用戶體驗設計大賽評委(2015、2016)
現任聯想(上海)研發中心,用戶體驗實驗室主任,高級研究員,2001年起先後在Pan- Acer Group、Dell 研發中心從事產品開發工作,擁有10多年 3C 行業經驗,專注以用戶為核心的創新研究。長期關注“情感化設計”的模式開發,在行業、學界從事用戶需求分析、移情性研究的項目研發和創新教學。2015年出版《不止情感設計》一書,利用感官、功能和情感的研究模型,將設計中的求真、明善和審美做深入的探討和挖掘,並著重對設計師、用戶研究體驗師的培訓和輔導模式有深入的體察和經驗。
運用IBM Design Thinking 為企業作設計
很多人都聽過IBM 與Design Thinking, 但實際上對IBM在做什麼卻很不了解,也有多數組織都以為設計思考方法論不可能應用到實際工作。在講求快速迭代的實戰過程中, 我們常常匆忙的救火, 決策也都是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拍大腿達成,沒有很好的方法或甚至不知道如何從用戶側獲得洞見, 追趕的過程中, 團隊目標也往往沒有對齊, 因此更加深“我們沒時間做Design thinking”的誤解。而多數科技行業都太著重於"商業模式", "商業價值", 以及"技術分享", 多數都把用戶忽略了, 也忽略了即使是高科技或是傳統行業, 所服務的對象都是"人"。透過這個分享,將帶給參會者1. IBM 設計工作室簡介 2. IBM 設計方法論簡介 3. 設計究竟如何在電力與水行業與行業用戶, 以及 IBM 的技術專家一起協作貢獻的案例與階段總結。
設計思考, 為企業設計
中原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 學士
Business+Design soul,專攻用戶研究/交互設計/視覺設計。任職於IBM 設計(上海)工作室,目前擔任IBM 智慧城市大數據, 物聯網產品與中國合夥人計劃的資深設計負責人( IBM Design Studio Shanghai, Lead Advisory UX Designer)。先後任職於國內外IT產業如大眾點評、Corel Corp、Cyberlink、ASUSTek。擁有橫跨移動裝置,電腦軟體與互聯網產業10年UX設計經驗,曾獲得2008 年德國iF Atmosphere Awards。
從互動設計到服務思維
服務設計近年來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然而許多人仍覺得服務設計是一個複雜且難以理解的概念。Kyle 透過多年設計從業歷程以及他對互動設計的熱情轉化為洞察,將於本次大會分享如何從互動設計出發來達到兼顧商業成功的服務設計思維。
互動設計、設計思考、使用者經驗設計
同時作為台灣互動設計協會(IxDA Taiwan)理事長與國際頂尖創新諮詢公司Continuum的用戶體驗設計高級經理,Kyle目前正帶領著Continuum上海的數字團隊。Kyle 在過去的十年曾服務過許多跨國科技公司,他堅持以用戶為核心、以科技為工具來取得設計與商業之間的巧妙平衡。Kyle 同時在行業與團隊領導上有豐富的經驗。在加入Continuum之前,Kyle曾參與中國生鮮電商從零到一,也曾與夥伴一起創辦多媒體Startup。此外,Kyle也是台灣互動設計的推動者,帶領協會從默默無名,到成為今日臺灣互動設計師們交流的重要平台。
金融科技與服務創新
互聯網及物聯網等技術發展加速了商業變革或金融創新,尤其電商、行動商務、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平台、眾籌融資、互聯網支付、互聯網理財、虛擬貨幣以及區塊鏈(blockchain)等興起,不僅直接衝擊傳統金融業的經營模式或生存,而各行各業也都要面對網路變遷的挑戰。因此,如何以創新的思維或服務模式來滿足客戶更便利新需求,值得探討。
互聯網、金融創新、服務創新
• 廈門大學金融學博士
• 政治大學EMBA資管碩士
• 美國賓州州立Bloomsburg大學MBA
陳總現任金財通商務科技服務(股)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亦為創辦人;同時也是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NICI)民間諮詢委員,並擔任金融研訓院、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等互聯網金融及網路創新應用議題講師。
陳總所創辦之金財通商務科技,專注於服務業B2B2C相關體系於金、物流及資訊流等跨業應用整合、商業模式研究、網路平台建置、雲端運算等相關服務。目前客戶已遍及國內外36家金融機構及180,000家大中小型企業,包含臺銀、玉山、統一企業、7-11(icash)、博客來等企業用戶。
其他經歷:
• 萬通銀行協理兼電子金融部經理、資訊室主任
• 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師/經理
• 金管會銀行局「台灣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與風險控管之研究」計畫主持人
• 台灣銀行公會「小額及行動付款機制市調分析暨商模之研究」計畫主持人
• 經濟部提昇中小企業資訊應用策略會委員
• 經濟部商業自動化化暨推動計畫主持人
• 經濟部商業體系創新示範應用計劃主持人
• 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評審委員
• 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評審委員
亞洲數位金融趨勢
在科技與金融的跨界融合下,終於引發FinTech的發展,驅使銀行界甚至團隊或個人,紛紛投入於新型態金融商品或服務的開發,讓不論是P2P網路貸款、虛擬貨幣或第三方支付等,都呈現出蓬勃多樣的新樣態。星展銀行在臺灣是首位推出「數位化開戶服務」之銀行,也首開臺灣第一場金融黑客松,鼓勵欲創業者激盪創新點子!此場論壇中,何董事總經理將以多年來金融界的見證經驗,為所有聽眾分享亞洲數位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
麻省理工學院 碩士
賓夕法尼亞大學 沃頓商學院 工商管理碩士
何先生於2014年3月加入星展銀行(台灣)擔任董事總經理一職,2001年6月加入星展銀行的投資銀行部擔任董事總經理一職。在加入星展銀行之前,何先生自1998年起在美國摩根大通銀行於亞洲的全球電信、傳媒與科技集團擔任負責人。何先生職業的開端是於紐約的大通銀行作為一名兼併與收購部門的專家,之後他專攻於紐約及亞洲之傳媒與通信業。
自1994年起,他成功地為SK Telecom、LG Telecom、Hanaro (韓國)、MGTI(印尼)、TBC(臺灣)、H3G(義大利)、Singtel、Sing Post、Yellow Page和SPH(新加坡)、PCCW、CTI、Distacom、Wharf Cable、Tom.com之出版業務城邦出版(香港)、中國移動(中國)、Celcom、Maxis和Astro(馬來西亞)、PLDT、Bayantel和Globe Telecom(菲律賓)、AIS、TAC和ShinSat(泰國)、Bharti 和 Reliance Infocomm(印度)、C&W IDC(日本)、QTel (卡塔爾)、Indosat(印尼)、MGTI、Excelcomindo 和 Equinix(亞太區)等公司在銀團及債券市場融資超過150億美元。在並購交易方面,何先生先後為Bell Canada、Frontline Technologies (新加坡)、CVC、JP Morgan Partners、超級電視臺(臺灣)、Home Cable (菲律賓)、Digi (馬來西亞)、POSCO (韓國)及亞太線上(臺灣)提供意見。在2000年,何先生亦就5.34億美元的歐洲可換股債券重組向TRI (馬來西亞)提供意見。2003年以來,何先生成功地為多家公司於新加坡及香港、馬來西亞、及泰國上市,其中包括和記港口信託(420億港元),新加坡郵政局(7.88億新元)、HKT Trust (93億港元)、鴻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億港元)、Astro(5.34億美元)及CS Loxlufo(2800萬美元)。
何先生在擔任星展亞洲融資首席執行官之前,曾於2009年擔任星展銀行中東地區負責人,2010年擔任星展銀行之馬來西亞負責人,並於2001至2011年中期間擔任星展銀行電信、傳媒與科技行業(TMT)全球負責人。
何先生在愛荷華州立大學取得了土木工程的學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了碩士學位,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取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品牌大有為
品牌創新
現任奧美集團大中華區副董事長、WPP集團台灣區董事長。
曾任奧美中國區首席執行長、奧美中國副董事長、北中國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北京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臺灣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
以人為本的創新:應用與挑戰
產品需要符合用戶需求在近期似乎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概念,但在組織內落實卻有極大的困難。講者會根據多年的業界經驗分享以人為本的創新應用方法與實踐所面臨的挑戰。
加州州立大學聖荷西分校 資管系學士
Albert,在2011年從上海回到台灣成立PEBBO,希望幫助亞洲企業真正在組織內培養創新文化與團隊,並創造新的商業價值。成立PEBBO 前,Albert 服務於矽谷和上海的IDEO 七年。
在PEBBO,Albert 成功的幫助客戶開發新產品及服務、改造企業文化與協助制定品牌以及創新策略,曾與多元領域的客戶合作,包括網路、金融、科技、教育、新創公司…等。合作過的客戶如玉山銀行、國泰航空、Yahoo奇摩、KKBOX 與美國史丹佛大學。
產品設計: 跨出你的舒適圈
Product Design的趨勢以及設計師要如何透過故事、實驗、系統去創造/創新更有價值的產品。
產品設計
Undergraduate - Bachelor of Science, E-Business - Cal Poly Pomona
曾任 Yahoo! 亞太區行動產品設計資深經理。擁有超過 10 年的產品設計工作經驗,擅長於互動及使用者經驗設計。
曾在美國的AT&T Interactive, Electronic Arts, 還有 American Honda 負責互動及使用者經驗設計。
在 2012 年加入 Yahoo APAC 設計團隊。 2013 年底透過設計思考跟精實創業的產品開發流程建立了 Mobile App 設計團隊,並且讓 Yahoo!超級商城 APP 名列 Google Play Store 2014 年 Top 30 app 之一。
以人為本:響應式字型設計與應用
1. 響應式網頁設計已成為網頁設計之主流,物聯網應用也從2015開始高速的成長,而具有環境感知能力的系統將能依使用者需求做出回應,本發表議將探討此趨勢下的字型設計如何因應。
2. 先介紹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的具有響應式設計概念的字型,包含拉丁與中文字型。
3. 進一步探討如何利用類似 Multiple Master的字型設計,在行動裝置、物聯網裝置、以及網頁上,依不同的顯示環境(例如環境光線、解析度、文字大小),提供響應式字型變化(包含筆畫粗細、字型寬度、筆畫特徵),呈現更加舒適的介面,獲得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hW8h5fu4rc
響應式字型、行動裝置、使用者體驗
楊董擅長於字型設計策略發展與創新、字型設計規劃與品質管控、字型設計指導。於字型領域二十餘年經驗,在文鼎科技成立之初創建字型設計部門,制訂字型研發流程與品質發展體系,著重新創字型發展,精確掌握中、港、台、日地區字型使用趨勢。
文鼎得獎記錄:
*晶熙黑:榮獲2013年日本GOOD DESIGN Best100設計大獎 (日本G-Mark大賞),更進一步榮獲「GOOD DESIGN Best100」設計大獎
*書苑宋:榮獲2015年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Hiii Typography 2015年評審獎
*方新書:榮獲2015年第八屆國際非拉丁字體設計大賽(Granshan 8th International Type Design Competition)中文組三等獎
企業組織導入UX的假與真
蔡明哲擁有20 年網路行銷及數位產品與服務規劃經驗,目前致力推廣使用者經驗思維。此場講座將分享使用者經驗設計在不同企業組織內的現況觀察,議題包括:常見假象、以假亂真、他山之石、落實之道-不同組織類型的挑戰與可能的作法。
UX、企業組織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碩士
現任悠識 首席體驗架構師,HPX 社群創辦人。
目前致力於推動人本設計,以培育人才為樂。
專長於使用者研究、資訊架構、介面設計、社群經營等。
【Panel】產品、品牌、顧客體驗的創新
此場座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使用者體驗、企業組織管理
現任AJA Creative使用經驗總監及UiGathering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的監事。UX領域的創新者&實踐者。長年專注在設計與創新,擁有17年以上,跨產業、多端點、O2O的UX設計顧問經驗。
實際參與操刀眾多經驗設計顧問案,包括金融服務、健康醫療、行動通訊、創新體驗、交通運輸、電子商務、旅遊、閱讀、多螢影音服務等。同時擅長於設計管理與團隊營造,累計十餘年設計管理經驗,習於帶領使用經驗設計、用戶研究、工業設計、視覺設計等跨領域團隊,順利達成商業目標。專長是把複雜的東西變簡單、把扭捏的服務變俐落,以及把難搞的商業問題,轉換成精采的設計方案。
【Panel】產品、品牌、顧客體驗的創新
此場座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使用者體驗、企業組織管理
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教育心理學系博士
蔡志浩博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長,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悠識數位創新策略總監,《Taiwan 2.0》部落格作者。
曾任龍吟研論特聘研究總監,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專長為認知科學、語言心理學、閱讀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消費者行為與使用者經驗。
友善物聯創新實踐工作坊
1.從極端用戶的物聯科技需求,探索社會設計與商業模式的永續共存
2.實際訪談視障夥伴,練習以人為本的創意發想
3.演練以用戶體驗與服務設計為核心的創新歷程
4.體會調研、設計、商管三方的深度討論與概念激盪
< 歡迎點選工作坊報名 >
物聯網、極端用戶、創新
澳洲雪梨大學建築學院 設計運算與認知研究中心 博士
現任台科大工商業設計系副教授、DITLDESIGN 總監、beBit 與 Vide 顧問。博士畢業於雪梨大學建築學院、設計運算與認知研究中心。理論研究與設計實務並重,為台灣設計學會理事、互動設計協會與 UiGathering 理事,具有多項期刊發表、產學設計案、及相關國際活動,對於用戶體驗服務設計創新教育有熱忱。於學界與業界主持多場情境故事法與設計思考設計工作坊與教育訓練,其指導的設計案獲得多項國際設計大獎,包含reddit communication design best of best and junior prize, if, CHI SDC Golden Award, 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 Design Challenge MIND 1st Prize。
友善物聯創新實踐工作坊
1.從極端用戶的物聯科技需求,探索社會設計與商業模式的永續共存
2.實際訪談視障夥伴,練習以人為本的創意發想
3.演練以用戶體驗與服務設計為核心的創新歷程
4.體會調研、設計、商管三方的深度討論與概念激盪
< 歡迎點選工作坊報名 >
物聯網、極端用戶、創新
台灣大學 國際企業研究所 博士班
政大企研所碩士,曾任商發院行銷所副所長、TNS Taiwan研究副總監。從事消費者研究十八年,專長為質性研究、消費者心理與消費行為、生活型態、以及兩岸消費價值觀,研究範疇涵蓋兩岸華人市場與越南、印尼、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
近年多從事亞洲城市比較研究與華人需求趨勢洞察,致力於開發適合企業跨部門與產業跨界激盪的共創手法,協助台灣企業落實以人為本的研發創新、服務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
Why Garmin? 運用核心技術, 跨領域創新
近年來科技產品的快速興衰常造成許多公司轉型不及的困境。將與大家分享Garmin如何運用核心技術, 搭配Why Garmin?的設計思維跨領域做創新,成功的將觸手延伸到不同的領域。
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所-人因工程組 碩士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 學士
Hank Hung在使用者經驗設計領域多年,擅長透過觀察並運用現有設計元素及技術的搭配以創造新的產品使用體驗。
過去曾在華碩設計中心擔任資深使用者經驗設計師,負責行動裝置應用的相關設計。
現為Garmin亞洲區的UX leader,帶領設計團隊在航海、車用、健身、戶外運動等領域不斷創造好的產品使用體驗。
【Panel】產品、品牌、顧客體驗的創新
此場座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使用者經驗設計、企業組織管理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人機介面博士
目前是英國電腦學會會士(FBCS),國際工程技術學會會士(FIET),國際資訊處理聯合會(IFIP) 人機互動技術委員會澳洲國家代表。Elsevier 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ing, Springer Gaming and Social Effects book series 主編,ACM Entertainment in Computer 副主編,Springer HCI book series 編委,並擔任許多頂級期刊的客座主編,頂級研討會的議程委員會主席與評閱人。
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航太學院助理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機與計算機系助理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互動與數位媒體研究院移動交互媒體實驗室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日本慶應大學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副主任與主任。
曾受過跨領域的學術訓練,擁有工程,設計和心理學的學位,並曾在知名的虛擬實境研究室-華盛頓大學人因介面科技實驗室 (Human Interface Technology Laboratory) 和美國航空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NASA-JSC)從事虛擬實境相關的計畫。
【Panel】產品、品牌、顧客體驗的創新
此場座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使用者經驗設計、企業組織管理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工業工程博士
前人因與工效學研究所所長,2011年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英國人類工效學會主席獎章等國際重要獎項。著有中文專著3部,英文專著1部,發表國內外知名期刊會議論文近300篇。
曾任或現任多家國際人因工程與人機交互領域期刊的副主編和編輯委員,擔任2007年國際人機交互會議中國地區主席;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韓國延世大學兼職教授,以及微軟中國研究院訪問學者、德國亞琛大學、日本中央大學訪問教授。
曾與7-11、IBM、BMW、Blackberry、西門子、EADS、SAP、P&G、聯合技術、HP、GM、波音、諾基亞、利寶互助、愛立信、NTT、三星、LG、騰訊、華為、聯想、美的等企業合作。
如何設計高沈浸感的 VR 體驗
許多開發者投入VR 製作行列,我們也看到了許多作品,但 VR 並非只是把眼睛看到的內容做好即可,還有許多需要考慮的要素,讓 Unity 原廠講師分享一些 VR 設計的注意事項,創造出高沈浸感的 VR 體驗。
虛擬實境、VR、高沉浸感
現任3D遊戲引擎大廠Unity Technologies 原廠講師,在遊戲產業從MMO、頁遊到手遊的開發,擁有 14 年研發管理經驗。
人因於軍事裝備測評之應用
軍事裝備為國軍人員之基本配備,其良窳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度與戰訓績效。本演講概要說明國軍人體計測資料(身、足)、握力與最大耗氧量之蒐集情形;同時介紹用眼動儀探討迷彩之匿蹤性之優劣,以及以密函數之學習曲線探討大貨車駕訓科目之訓練難度與心智負荷。
人因工程、眼動儀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博士
為「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現任理事長,同時任職於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的教授兼系主任。
在學校成立「軍事人因工程研究中心」,提供人因相關專業知識、協助國軍解決人員與軟、硬體間之互動議題,期強化流程/裝備/機具與操作/訓練之效益、安全與福祉。
該中心成立於1999年,成立之初以評估手/工具介面 (手套、手工具握把形狀/大小、操作平面等)對手部功能(如握力、捏力、靈巧性等)之影響為主研究領域。近年隨著研究設備擴充與研究能量累積,陸續將研究領域擴及至體適能評估、駕駛績效評估、視覺訊息處理,及人體計測等領域,並將相關研究應用至軍事個人裝備(服裝、鞋具、頭盔、面具、背包)、人因測評、系統裝備空間設計、體能訓練評估,以及其他人機互動評估等。
從人因工程到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人因的起源與未來
林教授以其多年的經驗,分享人因工程於國內外的發展歷程,探索人因工程對於今日使用者經驗與互動設計這門跨界顯學的影響與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人因工程、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互動設計、使用者經驗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工業工程博士
現任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秘書長
中華人因與工效學協會秘書長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管系教授
曾任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理事長。
【Panel】產品、品牌、顧客體驗的創新
此場座談將由三位學界大師、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與國際企業講者,針對親身觀察、訪談國內外數家指標性企業等,探討目前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共同激盪不同層面的解法,期能供企業經營者或部門管理者進行組織經營參考。
< 座談講題 >
• 如何將創新顧客體驗導入企業與新產品開發的過程?
• 如何依據企業的需求與規模,建立顧客體驗設計與管理團隊?
< 討論題綱 >
(1) 臺灣產業目前用戶體驗組織現況分析與案例分享。
(2) 如何用品質的觀念,去定義、分析與管理目前企業內用戶體驗設計團隊與組織。
(3) 臺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使用者體驗、企業組織管理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Bloomington分校博士
研究專長涵蓋電腦人機互動、使用者經驗研究、認知心理學、多媒體訊息設計與評估。
曾任交通大學教務處網路教務組組長、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助理教授、數位媒體平台籌備召集人。
以人機介面概念之應用與導入於企業資訊系統開發上
研究著重在運用「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介面設計準則」、「本體論」、「知識工程」與「實驗設計法」建立各種(行動)資訊系統或平台,並以「使用性工程」來驗證系統或平台的優使性(usability),蘇教授將分享近年協助多家資訊科技公司人機介面技術之應用與導入,以及取得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的案例。
UX設計、介面設計準則、本體論、知識工程與實驗設計法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博士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圖書資訊館館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管系教授
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理事
從人因工程到使用者經驗談人機互動介面設計
在資訊爆炸的滑世代,現代人與手中的行動裝置介面緊密相繫;從「人性」考量人機互動介面的設計,藉由「設計思考」探討使用者經驗與需求,並以人因工程觀點進行產品及介面設計。
人因工程、人機互動、介面設計、通用設計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博士
University of Oregon訪問學者
吳志富博士,現任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教授,主持全台灣最大Maker Space,同時與產業界密切合作,相關研究計畫達200餘件、專利40餘件,學術研究表現上,國內外期刊論文40餘篇。
目前擔任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常任理事、中華開發文創基金董事、IEET中華工程教育學會DAC委員、人因工程學會會員等職務,亦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金點設計獎決選評審委員、台灣精品獎評審委員、年度船舶獎選拔決選評審、年度遊艇獎選拔決選評審以及玩具暨兒童用品學生創意設計競賽評審委員等多項設計競賽與評審委員;並曾獲教育部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補助、科技部補助大轉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等榮譽。
長期投入設計教育發展與研究、重視產學接軌,對於人機互動與介面設計多有著墨,近日與業界合作設計智慧型LCD電子站牌,榮獲首屆台灣數位看板應用大賞(TDS AWARDS)卓越產品獎的肯定,此外,受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營運台北悠活村,持續更新與設計場館內多項互動遊戲設計,其中健康餐廚將於近日正式上線。
使用者經驗衡量與說服性科技應用
隨著科技發展與產業轉型,對於人與科技產品的互動衡量焦點由使用性( Usability )逐漸轉移到使用者經驗( User experience, UX ),開啟了廣義的人與電腦互動(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領域裡一個未知、豐富且有趣的研究方向。
講者將根據四年來研究如何建構UX衡量工具的經驗,簡單介紹使用者經驗評估應該涵蓋的面向,並且以近年來熱門的說服性科技應用為例,說明好的使用者經驗不僅創造價值,更進一步形塑使用者的行為,讓世界透過人與科技產品的互動變得更好。
UX、說服性科技、人與電腦互動、人因工程測試與評估、物聯網、行動應用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工業工程博士
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山科學研究院技士,負責武器系統人因工程準則建立與測試評估。過去四年來林教授參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物聯網中心如何應用說服性策略(persuasive strategies)提升科技系統互動經驗、與形塑使用者行為的相關研究,並且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委託進行數個與提升使用者經驗、並建立有關使用者經驗評估工具有關的研究案。在產業應用方面,林教授特別關注與智慧物聯網裝置、行動應用程式(APP)及科技教育有關的領域,並且致力於運用人因工程發展提升使用者經驗的設計準則,以及測試評估工具。
穿戴式裝置數據蒐集,進行UX分析激勵高齡健康促進運動
將介紹穿戴式裝置蒐集數據進行UX分析,包含數據蒐集使用的sensor、app、雲端平台, 以及數據分析 UX。我們與醫療機構合作, 應用數據分析 UX 進行個人化調整,激勵高齡健康促進運動。
數據蒐集、UX、數據視覺、醫療、高齡健康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工業工程博士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副教授, 助理教授
Knowledge-Based Systems, Inc.